正见新闻评论﹕越来越凶险的疟疾
疟疾﹐在中国南方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经蚊子叮咬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全世界每年有三亿至五亿人感染疟疾﹐而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多达三百万﹐使得疟疾成为人类致命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全球大约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疾病的发病区﹐据2001年11月10日《科学新闻》杂志报导﹐近年来抗药性疟疾不断增多﹐使得疟疾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疟疾的强烈致病性和致死性使得前景不容乐观。而真正惊人的科学发现是﹕尽管古代也存在疟疾﹐但是它的致命性却始于现代。
加州大学厄文分校的史蒂芬李奇博士是一个研究疟原虫的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他们发现疟原虫的基因有很强的可变性﹐而且一种有最强致病性的疟原虫在最近有一个显著的增殖。李奇博士说﹕“如果疟疾疫苗是针对那些变异性强的抗原而制造﹐那么就象瞄准了一个移动靶那么费劲而无效。”意大利罗马的La Sapienza 大学的马里奥库里兹是研究蚊子的专家﹐他认为单一的疟原虫的变化并不能解释疟疾致病性增强的原因。
近年来尽管疫苗﹑抗疟疾药物以及驱蚊药在大力发展﹐可是抗药的疟原虫和抗驱蚊药的蚊子也层出不穷﹐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疟疾这样泛滥和无法控制呢﹖也许没有很多人去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人类在不断发展的高科技的庇护下﹐一些在古代并不那么致命的疾病却变得如此凶险﹖
现代医学界一个常见的走向是﹕一旦得知哪一种疾病表现出对人类的威胁﹐医药界迅速地有针对性地研究杀伤力更强的药物或者杀虫剂﹐但是不久耐药的﹑致病性更强的细菌或者微生物也在强力药物的恶性环境中脱颖而出﹐造成对人类更大的生命威胁。而耐药菌的产生速度却比人类研究开发新药的速度快得多。
目前人类除了对这些疾病的被动应付外﹐还没有其它办法。也许我们应该珍惜这个现象去理性地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这样。除了疟疾﹐还有爱滋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似乎都是对现代人的天赐。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和这些疾病息息相关呢﹖
届世界未来科学与文化大会将于2002年3月9日﹑10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
本台消息﹕首届世界未来科学与文化大会将于2002年3月9日﹑10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来自北美﹑欧洲﹑亚洲等的十几个国家的科学家将发表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些富有创建性的观察﹑实验和结果﹐尤其是一些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对未来科学的影响。
廿世纪科学的许多重大发观﹐如超光速现象﹑宇宙膨胀加速﹑反物质﹑暗物质﹑生命科学中的癌症成因﹑催眠研究和濒死体验等﹐给学术界带来了百家争鸣。科学家们开始思考﹕或许科学已经到了一个需要改变现有思维模式﹑思维方法﹐突破已有的理论与认识的时候了。探索未知领域﹐却不固守于已有的一切认识﹐这是科学的初衷﹐也是这次大会的目的。
据悉﹐这次大会的演讲者都是在世界前沿科学领域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同时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特点﹐他们都有修炼法轮大法的亲身实践。他们说﹕法轮大法开启了他们的科研智能﹐使他们能站在一个不同寻常的水平﹐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领悟这个物质世界。这些科学家们的经验和成果是耐人寻味的﹕那就是人类可以通过不断同化!0真﹑善﹑忍” 宇宙特性升华自己的境界﹐从而真正认识物质世界的真相。
在大会期间﹐法轮功修炼者中的艺术家们还将展出音乐﹑书画﹑影视等艺术作品。
科学前沿新闻:安慰剂和鸦片的作用机理相同
李梓
瑞典和芬兰的研究者最近在今年二月的《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撰文指出﹐安慰剂和鸦片类止痛剂在脑部的激活位点是完全重合的。斯德哥尔摩Karolinska 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 Predrag Petrovic和他的同事报导了这项试验结果。他们用阳电子 反射断层摄影术发现安慰剂和鸦片都促使大脑的鸦片受体集中的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从而达到止痛效果(1)。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研究出安慰剂生理作用机制。
安慰剂效应说明了精神对机体的作用﹐安慰剂效应向许多药物的实际治疗作用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医学界公认实际治疗中的安慰剂效应是无法排除的。这种现象可从两方面来说明﹕
1﹑ 心理作用可以导致生理方面(包括细胞和分子)的改变。
2﹑ 机体在非药物性的作用下的自我调节能力。
这项研究虽然为安慰剂的作用位点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但还是没能解释为什么相同的安慰剂能导致不同的治疗作用﹐比如﹐安慰剂大同小异(多半是糖丸或生理盐水)﹐不但可以止痛﹐还可以治疗心脏病﹐关节炎﹐哮喘﹐癌症﹐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症等等。
尽管安慰剂可以治病﹐但目前却不能用于治病﹐这是因为它的作用具有随机性。它的作用受到受试者和试验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时有时无。由于现代科学对精神方面研究的局限性﹐目前尚无法对安慰剂效应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安慰剂效应是在外界因素诱导下出现的机体自我调控﹐体现了精神对物质的超常作用。但如何调动人体自我修复和调控能力﹐从而达到机体的最佳工作状态对现代科学来说还是一个解不开的迷。